社區安裝電動車充電樁全攻略
社區安裝電動車充電樁全攻略
在台灣,隨著電動車市場快速成長,社區與建案是否具備充電樁規劃,已成為購屋者與住戶關注的重要指標。
這篇文章從法規、流程、技術等面向,讓你快速掌握新建案與舊社區的差異與實務操作。
一、新建案:法規明確、預留較完整
-
2019/07/01 起:依《建築技術規則 建築設計施工篇》第62條,新建建築物之停車空間,必須預留充電樁安裝空間與線管。
-
2022/01/01 起:部分縣市(如台北市、新北市、桃園市)加強要求,必須預留充電樁專用電表與配電容量,甚至全車位預留線管。
二、舊社區電動車充電樁安裝規範
依《公寓大廈管理條例》:
-
第6-4條:使用共用部分(樓板、牆壁、天花板)鋪設管線,需管委會同意,並可能須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。
-
第8條、第11條:會議需決定費用分攤、線路配置、設施設置規範。
-
電業法:若需增設電表或增容,須向台電申請並檢驗合格。
技術條件
-
配電容量:需檢測現有電力是否足夠,必要時申請增容。
-
管線空間:有無公共管道間或線槽可利用,若無需額外施工。
-
結構安全:施工時須避免影響建築結構,並遵循消防規範。
三、社區安裝流程表:
四、快速比較:
購屋時:務必確認停車位是否已配充電樁或至少預留線管與電力容量。
舊社區:先進行用電與結構評估,再提案至管委會,並尋找補助資源降低成本。
更新時間:2025年8月13日
資料來源:
更新時間:2025年8月13日
資料來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