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看懂五種車位差異

 車位類型快速懂|一次看懂五種車位差異

在台灣購屋,不少人會特別留意是否附有車位。但你知道嗎?「有車位」不等於「好停好用」!
不同車位的結構與出入方式,將直接影響日常使用便利性、保養成本,甚至未來轉售價值。

本文帶你快速搞懂常見的五種車位類型,無論是坡道還是機械、平面還是停車塔,一次看懂差別在哪!

🔸 坡平車位(坡道平面車位)

  • 進出方式: 直接從坡道開車進入地下室,停在地面上的平面車位

  • 優點: 最直覺好停、出入快速,不需等候升降機或操作機械

  • 缺點: 空間需求較大,建築成本高,因此價格通常也較高

👉 坡道平面車位是目前市場上最受歡迎的類型之一,無需等待、操作簡單,也最容易轉售。


🔸 坡機車位(坡道機械車位)

  • 進出方式: 開車經由坡道進入地下室,停進機械升降設備

  • 優點: 節省空間、可規劃更多車位

  • 缺點: 需要等待升降操作、維修保養成本較高

📌 常見於都會區空間受限的大樓住宅,是一種空間效率與成本考量下的折衷方案。


🔸 機平車位(升降平面車位)

  • 進出方式: 連人帶車搭乘升降梯進入地下室,然後停入平面車位

  • 優點: 節省坡道空間,仍保有平面車位的便利

  • 缺點: 須等待升降梯,尖峰時段可能需要排隊

🚗 多見於豪宅或高密度社區,將土地使用效率與停車舒適性平衡。


🔸 機機車位(升降機械車位)

  • 進出方式: 人車搭電梯進入地下室,再停進機械車架

  • 優點: 空間利用率極高,適合規劃大量車位

  • 缺點: 停車與取車時間長、維護成本高、操作較繁瑣

⚠️ 機機車位常被批評為「麻煩」、「等太久」,但仍是許多都會建案提高車位數量的重要設計。


🔸 倉儲式車位(機械循環式/停車塔)

  • 進出方式: 車主將車停在入口平台後,由機械設備自動搬運停放

  • 優點: 不需進入地下、超省空間、出入不需人工駕駛

  • 缺點: 全靠系統運作、取車需等待時間

💡 因為自動化程度高,常見於商辦大樓、停車場建案,小基地建案。

📖 選對車位,更省心也更保值!

購屋時,車位類型是許多人忽略但影響巨大的細節。
無論是自住或投資,建議根據自己用車習慣、出入頻率與轉售考量,挑選適合的車位類型,才能真正讓日常生活更便利,房產價值也更穩定!


更新時間:2025年7月22日
資料來源:
內政部《建築技術規則》第九章之三「停車設備設置標準」
​臺北市建築管理工程處-建築設備審查指引
交通部《機械式停車設備安全規範》